top of page

#北投故事

​說

生活提案

溫博20週年慶|溫博館為甚麼不賣咖啡?


舉凡台灣各處的風景區或名勝古蹟,最常見也最受爭議的,大概就是「古蹟再生=咖啡廳」這件事了。古蹟保存就像童話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一樣,並不是結了婚故事就會完美,更困難的是成為古蹟之後,要如何營運才能自給自足?在古蹟越來越多,政府經費卻沒有相對增多的情況下,咖啡廳變成了在營運跟兼顧文化資產教育公共性之下的兩難。北投溫泉博物館也曾經走過這段路,但最後為何得以避免如此的命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在北投的老師與孩子們保下溫泉浴場後,鮮為人知的後話了。

荒廢中的北投公共浴場,時為台北縣議會招待所(八頭里仁協會提供)

北投溫泉博物館在 1998 年開館後,可說是帶來一波溫泉復興的風潮,讓曾是風化區的北投,搖身一變成風景文化區!也讓從鼎盛時期 80 多間旅館到最低點 10 多間的數量,重新復甦到今日 30 幾間的旅館。每年 50 萬的入場人次,初開館時連消防車都開不過去的塞車景象,若是每個遊客只要收 20 元的入場費,小小的館肯定百萬千萬入袋,不僅整年的營運經費都不用愁,連維修費或許都能負擔!可謂真正的古蹟再生!於是原本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直營的溫博館,在 2002 年計畫著以「東亞文化展演中心」為主題進行委外招標。

當初為圓孩子們願望所成立的博物館,原本被賦予期望做為公共財為鄉土付出,或許政府在實務經營上多有難處,但豈能如此隨便在未經溝通之下就決定委外經營?2002 年11 月底,促成保存的八頭里仁協會得知招標說明會迫在眉睫,將於 12 月初舉行,措手不及的狀態下,迫於無奈只好放棄溝通,直接在說明會現場進行抗議。沒想到,即便多數居民跟溫博館志工反對,仍無法改變文化局委外的決心;但也因眾多反對的聲浪,社區得到了一次跟時任文化局長的龍應台局長對談的機會。

對談中,社區再一次的讓文化局了解溫博館成立的背景,及不適合委外的緣由,龍局長雖承認理解,但由於是既定政策無法改變,甚至因溫博館沒有編列隔年預算,只要委外不成功,溫博將面臨閉館的命運。不過幸運的是,雖然委外招標有得標廠商,最後卻沒有簽約,算是暫時度過委外的危機。2003 年廖咸浩教授接任文化局長,社區也隨即提出聲明,期待新局長能體認到居民對溫博的重視,放棄委外。

八頭里仁協會致廖咸浩局長之公開聲明

2002 年針對的委外的抗議看似失敗,但其實它奠定了後續跟文化局溝通的基礎。2004年初,委外規劃仍進行中,原本負責此事的承辦主動邀約了社區夥伴參與會議,希望深入討論溫博館經營的模式以及在地居民的想像。雖然承辦最初抱持委外的想像,但經過社區孜孜不倦的說服,並提出公民合營的架構,成立「北投溫泉博物館義務服務暨經營管理委員會」,開出數項條件,允諾溫博館只要在經營上碰到任何難題,社區絕對義無反顧的協助,終於成功終結溫博委外的危機,並且至今仍維持其不收費的公共性;也因社區的承諾,促成了往後每年盛大的北投社區嘉年華暨溫博館慶活動以及頗具規模的志工隊,甚至為了維護整個古蹟園區的經費並迎回新北投車站,居民更提出了「古蹟公益信託」的構想,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2003 年由社區提出之公民合營經營架構,以現在來看仍是非常先進

自 1998 年開館至 2004 年,將近 6 年的時間,北投溫泉博物館才真正步上軌道,發展成今日你我熟知的模樣。也慶幸,走在前頭的它沒有成為「古蹟咖啡廳」,而能以博物館之姿對北投以及社會有更多公益貢獻,給來到北投的旅客另一種不同的感受。要是溫博館當初真的委外了,或許現在的北投公園將會是截然不同的樣貌,可能會更好,也可能會更壞。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在台灣一片古蹟咖啡廳中,我們仍保留下這麼一片淨土。你是否也能感受到當時居民用心堅持的難能可貴呢?

20年前,滿懷著祝福的孩子們歡慶溫博館開館(八頭里仁協會提供)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編輯推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