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北投故事

​說

生活提案

電影復興基地:北投有個中國電影製片廠(三)

劇務課:故事工廠,從零到有的製片基地

劇務課除編劇外,亦負責服化、道具、場務、美工等劇務統籌等,內容包山包海,屬現今執行製作或製片助理一職。這裡的劇務小工,歷練過劇務、場記、副導、剪接、配音各部門,才有媳婦熬成婆,晉身編導的一天。曾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之編劇張永祥回憶道,自己不常待在劇務課寫作,都在家裡寫完才帶來片廠,而已故的知名編導如貢敏、王波影、李冷等,則皆曾以此處為創作基地,常窩在劇務課裡寫劇本。

技術館:中製出品,質優技精的快速部隊

中國電影製片廠身為台灣三大公營片廠之一,製作水準高,1956年時廠裡就有許多民間電影公司所沒有的設備,且技術人才也對外界開放。在此剪了270多部台語片的胡士俊指出,忙的時候一個月可剪三部長片,廠裡氣氛很熱絡。碰上國慶更是全員出動,外拍與內製人員配合得天衣無縫,中午拍完趕送廠裡後製,傍晚即可將新聞片分送到台北市戲院播出。技術課的新館舍在1981完成,此後舉凡沖印、剪接、整理拷貝等工作都在這棟建物中完成。

影片資料館:影片寶庫,紀錄歷史中的喜怒哀樂

中製廠曾設有片庫收藏歷年拍片的心血點滴,可惜1950年代慘遭祝融,民初與抗戰時期珍貴影像付之一炬。爾後廠內最高的建物:影片資料館落成於1978年,內裝豪華、正廳氣派,提供公關與長官觀賞新片的試映活動亦在此舉行,館內歷年收藏之自製的劇情片有近200部,新聞紀錄片更是數以千計,資深製片張福源提到他每走進中製廠影片館內,目睹這些珍藏影片,便深感與有榮焉、責任重大。在2000年後,所有總數達3000多部的影片膠卷已轉存於國家電影資料館(現國家電影中心)的樹林忠愛片庫之中。

員工宿舍&行政大樓:掌握全局,拍片弟兄的紮營地

官兵員工宿舍與行政大樓建於1967年,本建物連同編號8.9.10之館舍已於2012年拆除。廠內編制近100名員工,軍士官約莫50員,兵12員,外聘40員。成員中多人來自中製廠右側的政戰學校影劇科。拍片像打仗,廠長都至少兩個梅花起跳,位階中校以上。帶兵要帶心,中製廠負責政治作戰的思想事業,遍及政令宣導片、新聞資料片、愛國影片的拍攝,也難怪編制裡軍士官數遠大於兵數。各類型影片的企劃和編導,皆由軍官主導。

(全文刊載於國家電影中心-國影本事第五期 下載PDF )

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裡,主角赴戲院登台場景,其街屋全在中製廠搭建。(照片來源:瀚草影視)

位在大門左側的技術館,現今仍能在建物中看見含有膠卷整飭時排酸廢氣的抽風管線遺跡。

影片資料館&試映室。

攝製好之膠卷收藏於影片資料館,分別以「忠:劇情片」、「孝:紀錄片」、「仁:新聞片」、「義:軍教片」、「信:康樂片」、「影16 (非中製廠攝製而用於軍官放映的16毫米劇情片)」的名稱分類。(照片來源:國家電影中心)

大門右側未拆前的行政大樓,2015年電影「紅衣小女孩」中戲份很重的「何宅」就搭在此處。(照片來源:瀚草影視)

上:2009年未拆前的行政大樓&員工宿舍側面,下:2016年拆除後新闢為中央北路二段350巷。

更多北投電影故事→

​編輯推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