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限時專送專題|溫泉鄉新生代騎士 謝翊風(二)
溫泉鄉騎士影像人物誌工作坊
統籌單位: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協辦單位:北投說書人 (鄭重感謝受訪者謝翊風;感謝影片和逐字稿提供者:劉逸萱、簡宜婷)

騎士出任務;採訪者:劉逸萱,受訪者:謝翊風。
項次:B-1
關鍵字索引:北投文物館、童年、過去
時間:20170529(四)15:26 (10’49”)
地點:北投文物館前
受訪者:謝翊風
採訪者:劉逸萱
逐字稿:簡宜婷
劉逸萱:那那時候對這一區的印象是什麼?
謝翊風:這區的印象喔,基本上就是說我有當學徒的部分,比較有印象而已啊,然後其它就,後來就亂跑了啊。
劉逸萱:可是在念逸仙國小的時候也是常常要往這邊跑啊。
謝翊風:有!就是當田徑隊的時候,跑整個,然後從惇敘高工那邊下來,就從逸仙國小新民國中那邊跑上來繞一圈去。
劉逸萱:那一間新民嗎?在那個水……那是電力公司還是那個,北投國中,然後以前不是說在那一帶附近有很多那種算是酒家女的住宿的區域。
謝翊風:就是剛剛我說的百樂匯那邊,百樂匯它的對面,對面不是有一些樓房嗎?那些就是了。 因為那個時候我剛好在那個百樂匯當學徒啊,所以他們剛好住在我們對面的那些樓房,所以比較知道一點點。
劉逸萱:應該都很漂亮吧!有印象嗎?
謝翊風:我年紀還小我哪會管。
劉逸萱:多小?十幾歲?那她們是二十幾?三十幾?還是更大一點?我以為是十幾二十幾歲耶!
謝翊風:差不多都二三十歲有吧,差不多是那種年紀。 劉逸萱:啊有鄰居的姐姐或什麼去那個嗎?
謝翊風:那個我就不曉得了,對啊。
劉逸萱:那後來為什麼不當廚師?
謝翊風:退伍的時候,不是,剛要當兵的時候,十九歲的時候就回來等當兵,回來等當兵就開始說,在家裡無所事事嘛,然後就跟我哥去學那個做那個水泥工人,對啊。 劉逸萱:可是你本來有廚師的底子啊。
謝翊風:對啊,啊所以說,怎麼說,就跟我哥做一陣子就去當兵了嘛,當兵的話我就直接就是說,還要在職訓練什麼的,然後我就是說連上的(XXX)這樣。
劉逸萱:伙食兵嗎?
謝翊風:我算膳食兵,退伍令上面寫的。 劉逸萱:那照理講退伍回來應該就直接銜接做餐飲相關?
謝翊風:沒有辦法,我就變成跟一些師父啊朋友啊都失去聯絡,脫節了。
劉逸萱:也是因為飯店業沒落,所以大家都散嗎?有這個時間性的關聯嗎?
謝翊風:不是,是因為我太愛亂跑了,我跑太多地點了啊,然後他們也會換地點,所以說再來要找他們就會很困難啦,以前沒有像現在那麼方便啦,有手機什麼的,沒有啊。 劉逸萱:不然如果繼續做餐飲應該就不會傷到腰。
謝翊風:對啊。
劉逸萱:但是是興趣嗎?
謝翊風:不算是興趣,因為一開始不讀書的話就出來當學徒啊,當學徒也不曉得要做甚麼,一開始是被我後母送去內湖當學摩托車的學徒,差不多一兩個月。 劉逸萱:摩托車的學徒是甚麼意思?
謝翊風:修理摩托車。
劉逸萱:喔黑手!那後來勒?
謝翊風:錢太少啊,那時候因為是親戚嘛,他們的認為就是去學功夫,等於是說要付錢什麼的嘛,等於沒有付錢,變成是說我當學徒每個月就是一千塊給我「所費」(台),就給我當零花這樣子,啊然後放假回來的時候遇到我們這邊的機車行,我有去問過他學徒大概多少錢,他就說學徒一個月六千啊,我一聽,整個傻眼了,然後我就再也不去了,然後不去之後,我也沒有當那個,因為這樣我跟我後母就合不來,我就跟她吵架,吵完了我就自己離家出走,離家出走然後,過去的餐飲業都有供住宿,所以說我就是走餐飲業這一條,對,因為那時候離家出走你不曉得要住哪裡啊,那當學徒的時候餐飲業都有提供住宿,我們有地方住,就學功夫這樣子,那個時候我餐飲業學徒的時候是八千塊的時候,每個月八千開始學,還比機車高兩千。 劉逸萱:那你會不會也是因為,就是以前那時候年紀小的時候有接觸機車,學生時期不是男生都很喜歡玩車,你有經歷過那段時間嗎?
謝翊風:沒有辦法,因為怎麼說。
劉逸萱:就是為生活。
謝翊風:對,因為後來我就是都是餐廳了嘛,餐廳就比較少接觸機車,然後對我們來說,我是,小時候那一段記憶就是說都是在為了生活工作什麼的,然後餐飲業你也知道,時間長嘛,比較沒有甚麼休息休閒的時候,因為假日人家休息啊,我們要生意特別好啊,我們要特別忙啊,所以說就比較沒有甚麼經歷什麼說或覺得什麼比較好玩的啊,那些,我都不懂。 劉逸萱:那後來怎麼會接觸那個咖啡的部分?
謝翊風:就經由網路,然後就連結到他的網站就感覺不錯啊,然後我就加入啊,加入之後就是用臉書啊,用臉書去PO我們的廣告文什麼的啊,一大堆的啊,然後那邊我們就是PO社團為主,因為社團人多嘛,在一個社團PO一張文,就很多人看了啊,然後我們都會用很多分身帳號,下去加入很多社團,然後你要加社團PO文,PO沒多久那個帳號就會被封鎖了啦,所以說,你說翊風嘛,我有兩個主帳號,翊風一個,啊還有一個,所以說那時後這兩個就都加到快翊風是一千多嘛,另外一個是九百多,那個也被我刪除了,因為我就是腰斷掉後,開刀之後啊,就整個就是說脫離OG了,覺得說沒有賺到什麼錢,是沒有說虧錢什麼的啦,問題就是說你也沒有賺到,沒有賺到什麼就開始放棄,然後又因為腰的問題,就放棄,只是說開始我就沒有在玩臉書了啦,就已經漸漸開始沒有在用臉書啊
劉逸萱:所以OG等於是在做水泥的兼職對不對?
謝翊風:對對對,就是作水泥工人的兼職。 劉逸萱:可是水泥工其實已經賺蠻多錢了耶。
謝翊風:還好啦,怎麼說,你又不是說每個月每天都做啊,一個月有時候二十幾天啊,一個月有時候十幾天啊,就看我哥接的工程啊,大小啊、然後能夠做多久這樣子啊。
劉逸萱:不穩定?
謝翊風:對,有時候就是說如果我哥這邊沒有,他會到他同學那邊做,然後我也會跟著過去做,所以說也不是說每天都作啦,那很累耶,是看工程啦,他大概作多久這樣,然後銜不銜接得上這樣?如果銜接不上那就是在家裡休息啦。 劉逸萱:就怕會經濟斷源對不對?
謝翊風:對對對。

採訪者劉逸萱&簡宜婷準備拍攝的前置作業,規劃路線。
項次:B-2
關鍵字索引:亞太會館前、學徒、龍門、百樂匯
時間:20170529(四)15:08 (1’24’’)
地點:亞太會館前
受訪者:謝翊風
採訪者:劉逸萱
逐字稿:簡宜婷
謝翊風:到我的時代的時候都已經沒有那個了啊,我來跑車的時代啊,他們說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在當學徒啦,學徒就真的蠻不錯的生意很好。 劉逸萱:之前講的就是除了北投那家妳還有在其他家當過學徒嗎?
謝翊風:有啊,你像現在的水美、美代,以前是龍門跟,另外一家好像叫龍什麼忘記了,因為我是在龍門學的,然後再來就是跑到紗帽山。
劉逸萱:那是因為以前覺得北投就是酒家菜的生意好,所以設定當廚師嗎?
謝翊風:對對對,當學徒的話,因為覺得說當廚師這一行,應該會比較好比較穩定。 劉逸萱:就小時候在看這些餐廳,所以小後看這些餐廳的感覺是什麼?第一家叫甚麼?
謝翊風:百樂匯。
劉逸萱:很老字號了。
謝翊風:對啊! 劉逸萱:那那時候為什麼會去百樂匯?
謝翊風:也是應徵過去啊,對啊,以前我們學徒的話,不叫學徒啦,叫童工。
劉逸萱:幾歲的時候?
謝翊風:十幾歲啊,國小剛畢業沒多久啊,對啊。

生意來了,接起電話,記下客人交辦事項,騎士謝翊風準備出任務。
項次:C-1
關鍵字索引:機車行、消耗
時間:20170531(四)17:50(2’42”)
地點:機車行
受訪者:謝翊風
採訪者:劉逸萱
逐字稿:劉逸萱、簡宜婷
謝翊風:幾乎每天都是加一次油,110到130左右,然後差不多9-10天就要換一次機油,然後後輪的話差不多8000公里換一次,然後差不多換3次後輪才換1次前輪,煞車皮,煞車皮的話(轉身跟老闆對話) 老闆,我好像很久沒換煞車皮了,後面好像比較少換吧 差不多兩萬就換前輪煞車皮,反倒是後輪煞車皮還沒換過 這樣3X8,24,所以24000公里才換1次前輪。
劉逸萱:還沒換過後輪的煞車皮?
謝翊風:就我煞車是雙手的,可能就是前輪耗損比較快。 劉逸萱:輪胎煞車皮還有機油的費用?
謝翊風:費用換一次機油就是300,啊輪胎的話是900。
劉逸萱:煞車皮?
謝翊風:煞車皮是三百。


分設於車頭車尾的行車紀錄器鏡頭,為維護行車安全,全車行僅謝翊風一人自費安裝。
項次:C-2
關鍵字索引:機車行、行車紀錄器
時間:20170531(四)08:06(3’00”)
地點:機車行
受訪者:謝翊風
採訪者:劉逸萱
逐字稿:劉逸萱、簡宜婷 劉逸萱:你是剛開始跑就有去裝行車紀錄器?
謝翊風:就我自己先網路購買,自己裝,自己亂裝。 有一次,就是說出車禍,對方撞我,他也知道他自己錯,直接我就帶他去車行修理,費用就由他那邊幫我修理到好,我人是沒怎麼樣啦,那車子幫我修好就好了。 然後剛好那時候,行車紀錄器撞掉了,掉了,那我就說換第二組,第二組後來才找到那一家,專門在裝行車紀錄器的摩托車店,然後就讓他直接裝到好這樣子,到現在也快兩年了吧!這一組第二組也快兩年了。
劉逸萱:所以你其實是建議大家都要裝行車紀錄器比較好對不對?
謝翊風:對!對我們自己本身 是誰對誰錯也比較有個證據,保護自己比較重要。 劉逸萱:車行有常常因為就是交通事故的糾紛嗎?過去?
謝翊風:也是會有啦!
劉逸萱:有你印象比較深刻的嗎?
謝翊風:印象比較深刻是……基本上我們車行比較少。那你如說印象比較深刻,聽人家說啦,就是上次4733他們老闆有提到,就是撞到人殘廢什麼的還在上法院什麼的,比較嚴重的就是應該那一件比較嚴重。 劉逸萱:他沒有行車紀錄器?
謝翊風:沒有啊,車行大部分都沒有啊,我們車行也只有我一台裝啊,然後其他車行我不曉得啦,應該都沒有裝吧,可是上次載你們的,好像說其中有一個有坐到有裝的,啊我不曉得是哪家車行的。
劉逸萱:但是你們車行只有你有裝?
謝翊風:(點頭)

採訪者劉逸萱與2488車行最年長的騎士張羅興合影。
項次:D-1
關鍵字索引:貴子坑、對採訪的看法
時間:20170529(四)16:44(2’21”)
地點:貴子坑
受訪者:謝翊風
採訪者:劉逸萱
逐字稿:簡宜婷
劉逸萱:說說看今天經歷一整天拍攝的感覺,以前有協助過類似的拍攝或是受訪過嗎?
謝翊風:沒有,所以就是感覺比較新鮮吧。 劉逸萱:怎樣說?完整一點,因為我的聲音都不能收,只能收你的聲音,所以你可以把我的問題重複一次再回答,譬如說我重新問第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偶接受訪問或是協助拍攝的工作嗎?
謝翊風:就是沒有接受過訪問,然後拍攝的話一般就是拍騎機車方面,所以說就是也沒有什麼訪問啦,對啊,所以說今天是第一次啊,看到你們就是說也不曉得要表達什麼。 劉逸萱:以前比較常是只有拍攝騎車畫面,比較少講自己的想法嗎?
謝翊風:對對對。 劉逸萱:那像你今天看國榮在訪問張羅興張大哥你的感覺?
謝翊風:看他們接受訪問喔,也就是說大哥他們比較了解,然後比較會去說歷史的故事,然後像我的話我就比較瞭解不了這麼多,所以說就比較沒辦法說一些有的一些北投有哪些特別的,還是說比較傳統的問題。

2488車行最年長的騎士張羅興,已有30年的跑車經歷,見證北投飯店業的繁華興衰。
項次:D-2
關鍵字索引:貴子坑、新舊觀念衝突
時間:20170529(四)16:46(2’10”)
地點:貴子坑
受訪者:謝翊風
採訪者:劉逸萱
逐字稿:簡宜婷